四、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目前证实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并且可以传给猪。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
五、哪些人容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
人群普遍易感,而是否感染取决于接触机会和防护措施。目前报告的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以青壮年为主。
六、对甲型H1N1流感有什么预防措施?
病人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且在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因此,人们应减少看电影、开会等集体活动,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七、甲型H1N1流感与普通感冒如何区分?
甲流3-6小时内会急速发高烧(37.8℃以上),且会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普通流感逐渐发烧及全身性肌肉酸痛;甲流约80%以上会有严重的头痛,普通流感轻微的头痛。
近日,一篇名为《甲流与普流的区别甲型H1N1流感vs一般感冒》的帖子在各大网站盛传,此帖究竟科不科学,有无参考价值?省疾控中心专家看过此帖后表示,大体内容都没问题,但甲流高危人群仍需谨慎对待,不能单以帖子为准。
帖子共列出10条区别,其中在第3条提到“甲流无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咙痛,一般感冒则有流鼻涕及咳嗽症状”,对这一点,省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甲流也会伴有流鼻涕症状,不可绝对以此为准,其他的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网友还是比较用心总结的”。同时,他建议,轻症患者可在家休息调养,病重时再到医院治疗。而孕妇、3岁以下幼儿、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性疾病者以及体质偏弱者,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仍需尽早就医。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王天贵也表示,希望人们对待甲流不要过于紧张,为减少大医院负担,学校尽量不要要求所有学生甲流患者到大医院出具证明。
附帖子全文:
甲流与普通流感的区别
甲流:3-6小时内会急速发高烧(37.8℃以上),且会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
普流:逐渐发烧及全身性肌肉酸痛甲流:约80%以上会有严重的头痛普流:轻微的头痛
甲流:无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咙痛普流:流鼻涕及咳嗽
甲流:几乎没有打喷嚏(较不常见)普流:打喷嚏
甲流:37.8℃以上的高烧会持续3-4天普流:偶会发高烧
甲流:严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普流:轻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甲流:大多数的人会有发烧恶寒普流:偶会有恶寒
甲流:持续会有严重的疲劳感与虚弱普流:轻微的疲劳感甲流:扁桃腺不会肿
八、感觉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该怎么办?
如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多休息,喝大量的水;咳嗽打喷嚏要捂口和鼻子,勤洗手。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
九、哪些人会因感染甲型H1N1流感而得重症?
妊娠期妇女、肥胖者、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年人、伴有慢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重症原因主要是患者流感病情严重,导致本身原有基础性疾病。
推荐阅读:接种甲流疫苗的八大疑惑 39健康网甲流专题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潘东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7时33分报道,连日来我国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增长迅速,而且本土的病例日渐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应对疫情最有利的武器流感疫苗的研制备受关注,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卫生部和相关的专家也都给出了一些说法,中国之声连线中央台记者刘天思。
擅长领域:河南省远程名医,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对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不明原因发热及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道、肺部疾病检查及治疗,并可对各地危重症病人就地抢救及转运。
擅长领域: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呼吸衰竭等的诊治有深入研究,擅长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肺栓塞、各种肺部感染、难治性气胸、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结核、睡眠暂停综合症、胸膜病变及酸碱失衡的内科治疗。
擅长领域:(预约者请门诊挂号,至住院部呼吸内科就诊)中山医大本科毕业,从事呼吸内科工作14年,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进修1年。对慢性咳嗽、慢阻肺、肺心病、哮喘、气胸、肺癌、肺结核、胸腔积液等常见病及重症肺炎、ARDS、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诊治有丰富经验,对间质性肺炎、结节病、肺栓塞、肺血管炎、过敏性肺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及特殊感染等少见病有较独到见解。熟练掌握呼吸机、电子支气管镜、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肺功能、呼吸睡眠监测等技术。担任佛山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和顺德区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在呼吸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