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音不同字“zheng”——证、症,你清楚吗?

日期:2024-05-20 核心提示:同音不同字“zheng”——证、症,你清楚吗?

平时看中医,常会听到医生说你这是得的某某病,属于某某证,具体有什么症状。在一些中成药的说明上,也会看到这两个字同时出现。证、症,这两个字常让大家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是用了错别字。那么,在中医学领域,证、症有哪些区别呢?

什么是“证”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证所反映的是疾病的阶段性本质,表明了证的时相性特征,也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具有空间性特征。简单点说,就是对身体真实状态的描述。比如,我们经常说“湿气重”,是在描述这个人体内的状态,“湿气重”是一个证。如感冒病分为风寒、风热、风燥、暑湿等几种证,它们都可出现在疾病的某一阶段,一般不表示病变发展的时相性。

什么是“症”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通俗的讲就是身体不正常的症状,比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头痛、口腔溃疡等,是人体对疾病反应的外在表现和主观感受。

“证”和“症”有什么关系

症,是外在表象;证,是内在状态。每一个证候里面都会包括很多个症状,证候比症状更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上火是在描述一个状态,所以上火是一个“证”。但是,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就是一个症状。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但因其仅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所以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的本质。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理机制不尽相同,也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中。

辨证用药有疗效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如两个人同时发生感冒,症状均为感冒的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打喷嚏、流鼻涕等,但经中医诊断得出患者A为风热证,患者B为风寒证;医生根据辨“证”的不同,对两者使用的药物也会不同。

感冒止咳颗粒是用于风热感冒的纯中药制剂,由柴胡、山银花、葛根、青蒿、连翘、黄芩、桔梗、苦杏仁、薄荷脑九味药材组成,清热解表,止咳化痰,适用于风热感冒引发的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等症状。康隆药业的感冒止咳颗粒不含蔗糖,忌糖人群也可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