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儿童,防止哮喘,让孩子呼吸更顺畅

日期:2024-05-14 核心提示:关爱儿童,防止哮喘,让孩子呼吸更顺畅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是由气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的发生与空气污染、遗传及环境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其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负担。全球约有1.5亿哮喘患儿,欧美许多国家儿童的哮喘发病率高于10%,我国该发病率虽然远低于此,但仍有近1000万的哮喘患儿。目前我国儿童哮喘控制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只有28.7%的患儿完全控制了哮喘。

小儿哮喘常伴反复性或持续性打喷嚏、鼻塞、咳嗽等症状,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其出现如肺心病、肺气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了家长的恐慌和不安。

上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及病情加重的主要诱因之一。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中90%以上为病毒。病毒感染不仅可引起气道感染性炎症,还可促发气道过敏性炎症,是诱导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使哮喘发生的风险增加。另外,哮喘急性发作也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一方面,病毒感染削弱了气道上皮的屏障功能,加重了变态反应性炎症;另一方面,人鼻病毒等更容易在受损的气道上皮细胞中复制,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对呼吸道黏膜的直接损伤及相关炎症因子、介质的释放,均可促发哮喘急性发作,并使哮喘症状的控制难度增加。

2024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我国中医药防治哮喘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属“哮症”“喘证”范畴,哮喘的根本病因在肺部,但随着病情反复发作和病程久远,会累及脾肾。同时肺功能与机体血液运行及生成有着紧密的关系,当肺功能存在障碍时会导致血液瘀滞,而血瘀气阻在哮喘发作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小儿脏腑娇嫩,形气尚不充分,抗邪能力不足;若外邪入侵,则易致宿痰动,进而气道受阻,喉有痰鸣声,终致哮证发作。因此中医认为哮证的治疗应以宣肺平喘、止咳化痰、疏风散热为主。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主要由麻黄、苦杏仁、石膏、板蓝根、金银花、瓜蒌及甘草等组成,具有止咳、祛痰,宣肺、平喘的功效;其中,麻黄可温肺散寒、宣肺平喘,苦杏仁可降利肺气平喘咳,石膏可解热解渴,板蓝根和金银花可清热解毒,瓜蒌可化痰通腑,甘草调和诸药。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可有效抑制抗原刺激反应,发挥抗炎和抗变态反应,解除支气管痉挛,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缓和而持续,可增强患儿的机体抵抗力,且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关注呼吸健康,关爱哮喘患儿

由于小儿机体免疫系统不健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是其发病的基础,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哮喘密切相关,故而提高免疫功能调节是提升疗效的重点,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14天的CD3+、CD4+和CD4+/CD8+均显著提升(CD4+/CD8+比值下降时说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提示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可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良好。

《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专家共识》(2020版)中对于儿童热性哮喘,治法:清热化痰,止咳定喘。推荐中成药“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哮喘治疗论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