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春捂秋冻”,怎样正确理解,我们来看一看

日期:2024-04-23 核心提示:俗话说 “春捂秋冻”,怎样正确理解,我们来看一看

立春已近一个月了,“春捂秋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话了。为什么要春捂?应该捂哪里?怎么捂呢?是不是“不减衣服”这么简单?

为什么要春捂?

1、从中医养生角度讲

《黄帝内经》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春捂”正是顺应春天阳气升发的需要,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

2、从气温角度讲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过早脱掉厚衣服,就可能使身体受寒诱发疾病。

关于“捂”的小知识

“捂”哪里?

1、捂肚子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2、捂脚

“寒从足下起”,四季的养生保健都应该注重足部保暖。《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老老恒言》亦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3、捂背

中医理论认为背部属阳,而贯穿整个背部的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后腰又为肾之府,千万不要急着把低腰裤穿起来。腰细虽美,也不能露得太早。

“捂”到什么程度?

“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如果“捂”的时候不觉得咽干舌燥,身体也不出汗,即便气温稍高,也不必急着减衣。如果觉得“捂”后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反而容易着风。

“捂”到啥时候啊?

民间有句谚语“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难道要捂到端午节?当然不是,春捂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一般是根据当地的天气决定的,如果连续两周气温都在15℃以上,而且比较稳定,那时间就差不多了,可不必再捂。

“春捂”有啥好处啊?

1、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2、有利于抵御风寒。

3、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

以上“春捂”小知识,你都get了吗?

继续“捂”,“倒春寒”进行中

一段时间,全国大范围降温,在“倒春寒”天气里,特点是春季的多发传染病与低气温交织,极易导致各种感冒病症发作,这时除了做好预防措施外,根据症状选择感冒药也很重要。

感冒也要分症型  对症用药很重要

如果出现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头痛,咳嗽或有黄痰,或者有便秘、小便黄、尿赤等症状,那多半是风热感冒。这时需要在医生或药店人员指导下对症选择药物服用,便于减轻症状。

无蔗糖感冒止咳颗粒就是一款适用于风热感冒的纯中药制剂,由柴胡、山银花、葛根、青蒿、连翘、黄芩、桔梗、苦杏仁、薄荷脑九味药材组成,清热解表,止咳化痰。适用于风热感冒引发的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等症状。

康隆药业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限糖人群精心设计了无蔗糖剂型,让忌糖人群也可安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