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发生可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剂使用不当、肥胖、长期卧床、手术后活动不足等病因有关,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风险并接受适当治疗。
1.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当血栓脱落时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如遵医嘱口服利伐沙班片、阿哌沙班片等。
2.抗凝剂使用不当
抗凝剂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血液过度稀释或出血倾向增加,从而影响正常的凝血功能,使患者处于易栓状态,增加了发生肺栓塞的风险。需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以确保抗凝药物剂量适宜。
3.肥胖
肥胖者下肢深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引起血液淤滞,进而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若血栓脱落则会引起肺栓塞。对于肥胖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可考虑进行吸脂术减少脂肪堆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4.长期卧床
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活动减少,血液循环减缓,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引发肺栓塞。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改变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运动。
5.手术后活动不足
术后活动不足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流入肺部,堵塞肺动脉,引起肺栓塞。术后鼓励患者尽早开始床上活动,如踝泵练习,以减少深静脉血栓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D-二聚体水平检测等以评估心脏结构和血液凝固状态。针对肺栓塞风险较高的个体,推荐穿着医用弹力袜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同时注意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不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