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又宁,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教授
姜良铎,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教授
3月25日,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家幼儿园,为预防感冒统一安排给180个孩子吃了两天的感冒药。其间,有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家长因此在网上发帖,质疑园方私自用药。此事件之所以引发关注,可能是因为在生活中很多人常有通过吃感冒药来预防感冒的想法。这种方法是否正确和有效
“感冒药不能用来预防感冒。”刘又宁首先强调,西药抗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其成分主要是针对感冒后出现的不同症状。如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能缓解发烧和头痛、肢体酸痛,扑尔敏等抗组胺药能控制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伪麻黄碱则用来缓解鼻塞。“每一种症状像一个枪靶,感冒药只有‘瞄准’靶心才能有用武之地。”用抗感冒药来预防感冒不但无效,而且会带来副作用。
“中成药里的感冒药同样无法预防感冒,道理很简单。”姜良铎介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的人感冒属于风寒型,还有的属于风热型、暑湿型,用药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症状通常无法准确预测,预防也就无从谈起。“当然,更重要的是,中成药感冒药也是对症下药,没有症状时用药自然无效。”姜良铎强调,预防感冒的最佳方式就是居室勤通风、多喝水、休息好。
但姜良铎也指出,在感冒多发期,体质弱、爱“上火”的人容易感冒,他们服用某些感冒药以外的中成药能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如有些老年人或病后处于恢复期的人,有畏风怕冷、自汗、稍微活动就出汗等症状,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可服玉屏风颗粒。“上火”的人可辨证服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儿童积食时容易感冒,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吃大山楂丸等。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三效合一”治感冒,30钟起效,12小时缓释,不嗜睡。预防和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喉肿痛、乏力、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及过敏性鼻炎。
擅长领域:内科及儿科顽固性咳喘,常见发热性疾病,鼻后滴流综合征,急慢性鼻窦炎、咽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呼吸系统疑难病等。对老年性体质虚弱的康复,脑梗塞及脑出血后遗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汗证湿疹,失眠,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
擅长领域: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呼吸衰竭等的诊治有深入研究,擅长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肺栓塞、各种肺部感染、难治性气胸、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肺心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结核、睡眠暂停综合症、胸膜病变及酸碱失衡的内科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癌的早期诊断,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放化疗和局部介入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对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及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积累了较多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