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气候干燥,如果再不注意保暖的话很容易引起咳嗽不适,甚至会引发肺炎、脑病等并发症。要想对付顽固性咳嗽该怎么办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治咳嗽的好偏方。
1、初咳期
证候:微热,喷嚏,咳嗽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偏于风寒者,伴恶寒,痰稀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偏于风热者,伴咽红,痰稠不易咳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宣肺。
方药: 桑菊饮或杏苏散。主要药物:桑叶、菊花、桔梗、杏仁、连翘、薄荷、甘草、苇根。
属风寒轻证者,选用杏苏散加减以辛温发散、温肺化痰。热邪偏重,咳嗽较剧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味以宣肺清热、化痰止咳。痰稠不易咯出者,加用天竹黄、鲜竹沥、瓜蒌仁等清化痰热。
2、痉咳期
证候:咳嗽阵作,昼轻夜重,咳时面红耳赤,涕泪交流,甚至吐出乳食痰液后,痉咳方可暂停。剧咳时可见痰中带血丝,甚则鼻衄或结膜下出血,可见舌系带溃疡。舌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泻肺镇咳。
方药:桑白皮汤。主要药物: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黄连、山栀。 若痉咳频作,加白僵蚕、蜈蚣解痉镇咳;呕吐较重者,加代赭石、枇杷叶、竹茹降逆止呕;痰多黏稠者,加海蛤壳、天竹黄清热化痰;便秘者,加大黄、玄明粉泻火通腑;咯血、衄血,加白茅根、侧柏叶、三七凉血止血;双目红肿者,加龙胆草清泻肝火;胁痛者,加柴胡、郁金、桃仁疏肝活血;昏迷、抽搐者,加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止痉开窍。
3、恢复期
(1)脾气亏虚
证候:形体虚弱,咳声低微,痰多稀白,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苔薄白,脉沉有力。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主要药物:党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生姜、大枣、甘草。
若易出汗,反复感冒者,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大便溏薄者,去杏仁加煨木香、炒薏苡仁健脾渗湿。
(2)肺阴亏虚
证候:形体虚弱,干咳少痰,两颧发红,手足心热,盗汗。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主要药物:沙参、麦门冬、玉竹、甘草、桑叶、白扁豆、天花粉。
若汗多者,加牡蛎、浮小麦敛汗护阴;便秘者,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秋季天气变化不断,一不留神就会引起感冒,甚至引起肺炎。对于那些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更是吃尽了苦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肖昕主任提醒,秋冬季节,家长要重视小儿肺炎的防护,若发现病情要及早治疗,否则预后不良。
擅长领域: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肺癌、不明原因发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肺间质纤维化、肺吸虫病、肾炎肺出血综合征。支气管扩张。肺栓塞,变态反应肺曲霉菌病。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疑难病的诊治。擅长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对急、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对儿科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均较娴熟,擅长小儿呼吸道疾病,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喘憋性肺炎做过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