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冬防与调理

2008-03-13 10:0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病情发作时,由于呼吸道平滑肌收缩痉挛,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或肺泡受损、充气肿大,导致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失调,出现胸闷、咳嗽、咯痰和气喘等症状,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

  去年年底,著名呼吸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在广州提醒公众,随着冬季的到来,要重视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或COPD)。他说,在北京延庆地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男性发病率在15.05‰,女性发病率在3.76‰,平均发病率在9.11‰。在温暖的南方,COPD的发病率并不比北方低,农村较城市为高,估计全国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达到100万,残疾人类500万到1000万。它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0年全世界大约有274万人死于COPD,慢阻肺在全球疾病死亡原因当中,已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四位。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病情发作时,由于呼吸道平滑肌收缩痉挛,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或肺泡受损、充气肿大,导致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失调,出现胸闷、咳嗽、咯痰和气喘等症状,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其中约有85%的人最终会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以至危及生命。

  钟南山教授介绍说,他所在的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完成的一项严格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进行的调查。他们通过对广州市荔湾区三个街道600多人的调查发现,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发病率为8‰左右。但这些患者中约有一半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了病。钟南山解释说,这是因为人的很多器官具有较强的生理代偿能力,有的功能下降了30%左右,他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一旦到了40%,其功能损失就会成倍地增加,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所以,有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即发现自己上楼气短、走路呼吸困难时,已经是慢阻肺的中晚期了。为此,钟南山教授特别指出,慢阻肺症状诊断的漏诊率很高,但如果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将可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更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慢阻肺预防和发病后如何调理,主动权应该掌握在患者自己手里,它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配合医生,作常规检查和药物治疗

  慢阻肺疾病需要特别注意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四种:反复有呼吸道感染的人;长期吸烟的人;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如农村烧柴禾,有烟雾)中的人;从事的职业有粉尘环境的人。有资料显示,15‰-20‰的吸烟者或被动吸烟者会发展成慢阻肺患者。所以,上述具有危险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以及有呼吸道不适的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应及时到医院作慢阻肺疾病的常规检查。一旦症状确诊,就应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钟南山教授说,过去很多医院、医生对慢阻肺这种疾病常常毫无办法,而目前对此病的治疗已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即可以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加上长效b受体激动剂,以及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减少其急性发作,缓解呼吸困难。但并非说患者只要被动地接受医生的给药治疗就万事大吉了,而是在医疗用药方面在听从医嘱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向医生反馈治疗用药的效果状况,使医生有的放矢地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争取最佳治疗效果。

  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地获得代偿

  慢阻肺确实是一种棘手的疾病,一旦患上,大都屡犯屡治、屡治屡犯,约有85%的人最终会发展成肺心病呼吸衰竭以致危及生命。但并不等于说此病“无药可治”,如前所说,在此病的治疗方面已有了“里程碑式”的进展,所以千万不可“听天由命”,不作认真的治疗。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是人们应将精力放在自我调护上,通过功能性锻炼和饮食起居的调理,发挥最大的呼吸潜能,改善和增强肺部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控制病情能力。

  第一,进行功能性锻炼。功能性锻炼着重加强呼吸系统的肺部功能的锻炼。

  学会咳嗽和呼吸 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最佳途径。如果痰液不能及时排出,支气管痉挛和感染就会持续存在或加重,所以咳嗽是排痰的最有效手段。有些患者因咳嗽会带来气急等不适甚至痛楚,因此强忍不咳或浅咳辄止,甚至用药止咳,这是十分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药物也会无济于事的。所以要训练有效地咳嗽,将两手臂屈曲放在两侧胸臂下部内收加压,同时腹肌用力收缩,躯干略向前倾,深吸气后屏气片刻,再用力咳嗽,这样很容易将痰液排除口外。在练咳嗽的同时,还应该练习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膈肌的上下运动为主,肋间肌运动为辅的呼吸。呼吸时,全身放松,气沉丹田,长呼深吸。用鼻吸气,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嘴作吹口哨形,呼气时瘪肚子。细呼深吸,呼比吸长。用鼻吸气的目的,是使吸入的气体加温、湿润、过滤,从而减少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作吹口哨的口型呼气,能减少下呼吸道压力递减的速度,相对增加了气道内压,从而能克服气道阻力以增加肺的通气量。腹式呼吸较胸式呼吸深缓,能促使膈肌和腹肌运动,使胸腔容积得到最大范围的扩展和收缩,增加了支气管腔内的压力,扩宽了支气管管径,增强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从而改善缺氧症状,使呼吸舒畅。

  参加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身体长时间,低强度地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耐力。如步行、慢跑、游泳登山、自行车、健美操、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跳绳门球等。在有氧运动时,要注意上下肢肌群的交替运动,促使呼吸加深、加快,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善和增强肺部换气功能,加大氧气的吸入量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高声歌唱和朗诵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高声歌唱和朗诵,对身心健康都十分有益。唱歌或朗诵,都能使人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心情愉悦,使疲劳消除。同时,高声歌唱和朗诵,还能使呼吸功能得到极好的锻炼。人在引吭高歌或大声朗诵时,胸肌和腹肌均得到有节奏的扩张和收缩,加大了膈肌的活动范围,增大了肺活量,从而改善和促进了呼吸系统的新陈代谢,增强和调节肺部功能。

  笑口常开,尽情欢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是身心欢愉的反映,也是一种有益的身心健康运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寻找开心的事,多看喜剧、小品和幽默作品,让自己笑口常开。尽情欢笑不仅能消除紧张情绪,解除疲劳,而且能缓解喘息,解除病痛。有时大笑之后能涕泪纵横,将消化道中的痰液排出。自然在吃东西时或在冷空气环境中,应该防止大笑,不然易将异物或冷空气吸入气管引起呛咳,反会堵塞刺激支气管,使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那就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了。

  第二,注意调整起居饮食。除了正确用药和功能性康复锻炼外,慢阻肺的日常起居饮食的调整也十分重要。居室应保持清洁,空气新鲜,不应为了保暖而紧闭门窗,每天至少早晚两次开窗通风。要注意让阳光照射进居室,室内温度不应太高。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28℃,而对人体健康最理想的温度在18℃左右。冬季因天气干燥,大气中水蒸汽含量较少。太干燥的空气也容易使人口干舌燥,易患感冒、气管炎及哮喘病等。人们应生活在相对湿度较适宜的大气环境中,这个量值是45%左右。冬天增湿可选用加湿器,也可以向地面洒水或悬挂湿布来加大蒸发量而加湿。为了预防冬季干燥气候对消化系统的伤害,应该注意在饮食上进行滋阴润肺的食疗法,如多食百合、梨、木耳、芝麻、萝卜、蜂蜜、莲子、藕等。另外,进补时为防止脾胃功能负担过重,还应适量进食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诸如可多用山药、芮实、薏米等煮粥或炖汤等。由于慢阻肺患者长期缺氧,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应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物。在脾胃功能正常,无明显厌食腹泻、胸闷、腹胀的情况下,可以多吃禽蛋、鸭肉、鸡肉、鸽肉、鱼等平补之品,常饮牛奶、豆浆之类,但如羊肉、狗肉等属温热食物应少吃或不吃。

  冬季是慢阻肺疾病的多发期,但只要人们注意防病、防寒冷刺激,注意保暖和增强体育锻炼及保养,多数慢阻肺患者能顺利越过冬天这一“关口”,并能做到带病延年,获得最大限度的代偿,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与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并可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肺气肿
擅长肺气肿专家更多
  • 冯兆森齐齐哈尔建华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内科疾病,包括肾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急慢性肾衰、肾炎、泌尿系感染、高尿酸血症等)。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呼吸系统内科(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 张儒舫主任医师上海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儿童各种普胸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 陶凯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心病、迁延性肺炎、肺癌、肺结节病、气胸、肺囊肿、支气管扩张及其他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