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是在生产过程中吸入具有抗原性的某些有机粉尘所引起的以肺泡变态反应改变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因接触霉孢、菌孢或其他蛋白质有机粉尘后发生的急性肺泡炎。如农民肺、蔗渣肺、湿化器等急性患者的诊断和处理。
2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再次吸入变应源的职业史,经一定潜伏期后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参考肺功能、动脉血气和血清沉淀抗体测定结果,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病变后,进行综合分析,方可诊断。
3 诊断及分级标准
3.1 接触反应
吸入变应源4~8小时后出现畏寒、发热、咳嗽、胸闷、气急、胸部X
线检查未见肺实质改变。上述症状可在脱离接触后1周内消退。
3.2 轻度
有中、重度咳嗽,伴有胸闷、气急、畏寒、发热;两下肺可闻及捻发音;
胸部X线除见双肺纹理增强,并有1~5mm大小的边缘模糊、密度较低的点状阴影,其病变范围不超过2个肺区;血清沉淀反应可阳性。
3.3 重度
上述临床表现加重,体重减轻、乏力;肺部捻发音增多;胸片示有斑片状阴影,分布范围超过2个肺区,或融合成大片模糊阴影;血清沉淀反应可阳性。
4 治疗原则
4.1 接触反应者应暂时脱离现场,进行必要的检查及处理,并密切观察24~72
小时。
4.2 轻度者应暂时脱离生产环境休息,并给予止咳、平喘、吸氧等对症处理及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注意随访。
4.3 重度者应卧床休息,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
5 劳动能力鉴定
轻度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如果恢复工作后短期内又反复发作者以及重度者均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根据恢复程度,安排适当工作
6 健康监护的要求
6.1 凡在有害环境工作,经常吸入某些有机粉尘的作业者,均需进行就业前后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
6.2 详细询问和记录职业史及病史。
6.3 体格检查应包括详细的内科、耳鼻喉科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有条件的单位,根据需要可作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和血清沉淀抗体检查。
7 职业禁忌证
a. 有明显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阻塞性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附录 A 血清沉淀抗体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补充件,删)
附录 B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参考件)
B1 本标准仅适用于农民肺、蔗渣菌孢肺、蘑菇肺等急性患者的诊断和处理。
B2 对有紫绀或拟诊重度患者应作动脉血气分析。
B3 血清特异性沉淀抗体的阳性结果和动态变化有助于诊断,但阴性者也不否定诊断。
B4 咳嗽的病情判断标准:
轻度(+):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度(++):症状介于轻度(+)及重度(+++)之间。
重度(+++):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工作和睡眠。
(责任编辑:钟少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肿瘤、气胸、各种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间质性肺疾病等;纤维支气管镜检...
擅长领域:河南省远程名医,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对呼吸系统疾病和急危重症:不明原因发热及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肺泡蛋白沉积症、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鼾症)、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气道、肺部疾病检查及治疗,并可对各地危重症病人就地抢救及转运。
擅长领域:对小儿长期反复发烧、咳嗽或反复咳喘、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哮喘有丰富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