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给肺炎患者送来福音

2007-11-12 18:32: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进入21世纪以来,由他主持和组织实施的肝癌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病毒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相继应用于临床,并取得重要突破。在他的领导下,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48.6%,在国际上首屈一指;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79.8%,迄今保持世界疗效最优。

  优势和特点,如减轻患者的肺部炎症,提高和稳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减轻患者乏力、呼吸急促和气短的临床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西药的使用;中医药治疗应当在发病早期即介入,而且对重症患者效果更明显;并提出了“SARS三期两型中医验证方法”的初步设想。

  该研究成果先后纳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中医诊疗指南》。世界卫生组织依据该成果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临床试验》一书,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研究成果和经验。

  新型肿瘤治疗增效药甘氨双唑钠的研究

  郑秀龙等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郑秀龙教授等领衔完成的“新型肿瘤治疗增效药甘氨双唑钠的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目前放化疗仍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因为实体瘤中乏氧细胞(占5%~10%)的抗辐射作用比一般正常细胞强2~3倍,是肿瘤放疗效果不明显和容易复发的根源。郑秀龙教授率领课题组,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把目光瞄向肿瘤放(化)疗增效这一世界性课题。他们以提高实体肿瘤内乏氧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为出发点,于1984年12月成功合成筛选出一种亲肿瘤、低毒性的活性化合物——甘氨双唑钠。

  该项课题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1035”工程重大攻关项目,并申报了国家一类新药,于1997年9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实验研究。经过4年多的试验,该药在解放军307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等7家临床医院完成了I、Ⅱ期临床验证。结果表明: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肺癌、鼻癌和头颈癌有良好疗效,肿瘤病人试用后多数反映感觉良好。

  2000年,有关甘氨双唑钠的专利荣获中国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局组织共同颁发的专利发明金奖。2003年,有关课题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

  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手术技术研究

  苏肇伉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苏肇伉教授等领衔完成的“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技术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往认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择期手术”。苏肇伉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潜心研究,提出婴幼儿危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明确诊断后48小时内可以进行“急诊手术”的新理念。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大动脉换位手术、主动脉根部移位手术、双换位手术、Lecompt手术、完全性房室缺损共同瓣下压法手术等,整体提高了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数量和质量。在他们治疗的病例中,患儿死亡率由未经手术治疗的47%下降至经手术治疗后的4%。同时,他们还创造了患儿手术最轻体重为1.1公斤,以及患儿最小手术年龄为出生后11小时即行“急诊手术”纠治大血管错位的世界记录。

  苏肇伉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对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手术”进行了严谨认真的研究和总结,制订了一系列可行的诊治方案,并在我国21家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进行了推广。截止课题完成时,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已达到了164例,手术成功率达到90%左右。

  战伤后细菌内/外毒索与多器官损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

  姚咏明等

  解放军304医院

  由解放军304医院创伤研究室副主任姚咏明教授等领衔完成的“战伤后细菌内/外毒素与多器官损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战、创伤后由于伤口开放,易致细菌感染,细菌毒素入血可致脓毒症,进而导致多器官损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近10余年来,对战、创伤后脓毒症及多器官损害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现代创伤外科乃至危害病急救医学领域共同瞩目的重大课题和热点。姚咏明教授等在研究中首次证明生物喋呤参与了细菌内/外毒素休克的发病过程,揭示了生物喋呤介导炎性细胞活化的信号传导通路,发现通过联合检测新喋呤和内毒素,能进一步提高对多器官损害的临床诊断效率,并制订了标准化的检测方法。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调节细胞内生物喋呤的合成过程,有助于降低一氧化氮的过度产生,改善多脏器功能损害,为探索脓毒症休克的防治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姚咏明教授等在研究中还发现,高迁移率族蛋白也参与了脓毒症及多器官损害的发病过程,揭示了高迁移率族蛋白在战、创伤后细菌内/外毒素所致脓毒症及多器官损伤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和意义,提出了高迁移率族蛋白作为一种新的“晚期”炎性介质,参与多脏器损害的理论假说,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并对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参照。

  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

  陈义汉等

  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

  由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陈义汉教授等领衔完成的“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是医学领域里的“未卜之谜”之一,也是世界医学界令人瞩目的攻关项目。自1998年起,陈义汉等避开当时国际心率失常研究领域习惯使用的战略思维,率先采用临床心脏病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技术的结合,对心房颤动进行研究。他们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合作,于2003年初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第一个心房颤动致病基因,并揭示了心房颤动的部分电生理学机制。应用同样的技术路线,2003年9月,陈义汉和他的团队又发现了第二个心房颤动基因。他们的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美国《科学》杂志和《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国际权威刊物认为,陈义汉和他的团队所进行的研究,是世界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并认为是心脏电生理学研究领域里的重大突破。陈义汉等所确定的对心律失常研究的技术路线,已经为世界上大多数心律失常研究者所采用。

  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

  周康荣 王建华等

  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由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周康荣教授等共同完成的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手术,是对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适用此治疗方法的患者占肝癌病例总数的60%~70%。具体操作步骤是应用放射介入技术,将导管选择性的插入为肝肿瘤供养的动脉,直接注入化疗药物,并栓塞肿瘤供养血管,使肝瘤细胞缺血坏死或凋亡。但由于治疗方法不够规范,以往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只有65.2%、24.6%、7%。针对这种现象,周康荣教授等在肝癌血供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合理的规范化综合介入治疗方案:并采用微导管超选择等先进技术,使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提升至74.4%、43.5%和21.2%,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文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苏肇伉主任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心胸外科

我国著名小儿心胸外科专家,作为祖国小儿心胸外科手术发展史的见证人,苏肇伉以自己数十年不改的痴情、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硕果累累的成绩,在这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近十年来,他主持、参与的国家级、市高教局、市科委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市临床医疗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等。他主编出版了专著《小儿心脏外科学》,参与编写的专著近10部,还先后获得“首届全国百名优秀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十佳医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四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出国进修经历: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心外科进修。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